99健康网 > 饮食 > 营养 > 营养理论 > 正文
国人养生最爱的几种食物

2012-07-02 13:39来源:99健康网

导语
中国饮食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国人最是讲究饮食养生。那么中国人都爱吃哪些食物养生呢?

中国人养生食物 养生食物 中国人爱吃什么养生

  西红柿

  上榜理由:

  餐桌上的美味,迷人的外形,鲜嫩的色泽,很多人都喜欢食用,其实西红柿不但味道鲜美,还具有一定的“药效”。西红柿中含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而大量含有的番茄红素,是一种让番茄变红的天然色素,有抗氧化损伤和软化血管的作用。

  tips:柿和番茄蛋花汤你喜欢吃吗?这两种吃法一生一熟,那生吃熟吃哪种更有营养呢?番茄要是弄熟了吃,能增加番茄红素的释放。如果你想补充维生素c,生吃是不错的选择。健胃消食,生熟两吃,各尽其效。而番茄炒蛋是营养的绝配,高胆固醇和降胆固醇、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的完美结合。但没熟的青西红柿是有毒素的,千万注意。

  中国式养生智慧:

  西红柿是一种很普遍的食物,我国在近些年慢慢地向老龄化迈进,西红柿中有抗衰老和降低胆固醇等辅助预防老年疾病的元素,适合常吃,我国是世界上肝炎常发的大国,西红柿有一定保肝护肝的作用。

  茶

  上榜理由:

  茶叶历来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之品,被誉为“东方饮料的皇帝”,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就包括了茶叶,可见茶叶在一天中的重要性。茶叶是一种低热能食物,一般是茶质量越好,热能越高。就种类来看,绿茶含热量最高。茶叶所含的水溶性维生素可全部溶解在热水中,所以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此外,茶叶之所以提神,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tips:茶叶用沸水冲泡,其中脂溶性的营养,难以被吸收利用。因此,当今提倡适当“吃茶”来弥补这一缺陷,即将茶叶制成超微细粉,添加在各种食品中,如茶豆腐、含茶面条、含茶冰淇淋等。吃了这些茶食品,则可获得茶叶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更好地发挥茶叶的营养价值。

  此外,市场上有很多茶饮料,国家新的标准是茶多酚的含量达标才能被视为茶饮料,而不是茶味饮料,您就要谨慎选择了。

  中国式养生智慧:

  饮茶的风气在中国历史悠久。饮茶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中国各地都设有不同形式的茶楼、茶馆等,喝茶有喝茶的习惯,各地不同,北京人爱喝花茶,上海人则喜好绿茶。有些地方,喝茶时还喜欢往茶里放些佐料。数千年的茶文化,现今的年轻人应该发扬和传承。

  牛肉

  上榜理由:

  相对于猪肉和羊肉来说,牛肉是最值得推荐的红肉。羊肉太膻,猪肉脂肪含量太高,而牛肉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蛋白质含量较高,还富含维生素a,可增强抵抗力、明亮眼睛、抗氧化,对男性起到增强肌力作用。

  tips:牛肉建议摄入不要过量,每周一次即可。烹饪方法建议最好使用炖、蒸、煮、烩、熬,而避免使用烤、卤、熏、腌,后者虽然口感更具风味,但因为不好掌控的调料添加无形中会增加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中国式养生智慧:

  中国人吃牛肉起步比日韩还要晚,在十几年前才开始养肉牛,到今天牛肉的肉质大大改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现在吃牛排的小孩比大人还要多,而且食量惊人。所以新一代的中国人已经开始选择补充新的营养,与落后的时间赛跑。

  牛奶

  上榜理由:

  牛奶能帮我们补充日常消耗的不同种类的营养,如矿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作为一种完整而全面的食品,建议每位国人都应经常饮用一定量的牛奶,避免我们身体的营养赤字。作为一种天然食品,牛奶经过杀菌后,不需任何加工,可直接供人食用。喝后几乎能全部消化吸收,不会产生多余的废弃排泄物。

  tips:根据脂肪量的去除程度,牛奶可分为全脂牛奶,半脱脂牛奶或脱脂牛奶。肥胖或者有胆固醇问题的人不应喝全脂牛奶。此外,饮用风味牛奶并未全是坏事,虽然风味牛奶含有糖,会减少鲜牛奶的营养素摄入,但总比碳酸饮料强。如果有些人体质决定他们的胃耐受不了牛奶,可以考虑用其他奶制品代替摄入。

  中国式养生智慧:

  中国人在食用牛奶的历史和传统上与西方相差甚远,牛奶中含有乳糖,需要体内的乳糖酶分解吸收,我们中国人有80%以上缺乏乳糖酶。中国有充足的光照,更有富含钙的大豆和深绿色多叶蔬菜,所以我们的祖先没有通过喝牛奶获得钙的压力。但现在需要补上这一课,让自己身体的营养充盈起来。

  姜

  上榜理由:

  姜是种重要的调味品,也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而且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它可以将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渗入到菜肴中,使之鲜美可口。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后有特别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一定程度上有抗衰老的功效。姜还具有促进血行、驱散寒邪的作用,着凉、感冒时不妨熬些姜汤,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tips:姜有嫩姜和老姜之分,嫩姜多在八月份挖掘,一般含水多,纤维少,辛辣味淡薄,可单独制作食品食用。老姜多在十一月份挖掘,水分少,辛辣味浓,主要用做调味。烂姜、冻姜不要吃。此外,吃姜一次不宜过多,以免吸收大量姜辣素,生口干等“上火”症状。

  中国式养生智慧:

  生姜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中国有着绵长的海岸线,生活在海边的人几乎天天都要食用海鲜,就我们像平时在餐桌上,吃松花蛋或鱼蟹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根据中医理论,姜性质温热,有解表功效。

  醋

  上榜理由:

  醋,不仅仅是食用调味品,还有开胃、增食、消毒的营养保健功效。醋中的酵素可以抑制和降低人体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质自由基的形成,起到抗衰老的效果。在炖煮肉、骨、皮类的食物时,最好多加一点醋,能促进其中大量蛋白质充分分解,让优质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得更充分。

  醋的ph值为1、5~2、0,很接近于人胃酸的ph值1、3~1、8,有调节肠胃的功能。酿造醋含有多种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等。醋的酸味可加速唾液分泌,加速消化,醋酸及柠檬酸则能渗透食物,有很强的杀菌能力。醋酸有利于转化能量,软化血管,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有机酸利于维持人体内环境酸碱度的平衡和稳定。经常食入少量醋及利用醋为调味做成的菜肴,对防止人体动脉硬化也有好处。

  tips:醋饮料与家用烹饪的醋完全是两个概念。有人说醋饮料可以将水果中的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和其他微量元素较完整地保留下来。但用它治病的科学依据不足,胃酸分泌过多和患有胃溃疡的人,要谨慎饮用醋饮料。

  中国式养生智慧:

  自古以来吃醋就是中国人传统的养生之道。在我国,每个地方吃醋的习惯都不同,我国各地都生产醋,品种繁多,风格各异,不仅消耗量大,而且结合医学的养生理论,醋酸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在众多传统美食中醋也是最普遍的调味料。

  黄豆

  上榜理由:

  黄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尤其是素食主义的蛋白质来源。它们包含了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对肌肉的修复和再生,皮肤、头发、指甲的生长都有作用,黄豆蛋白也是最便宜的蛋白质。黄豆的营养价值很高,但直接食用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造成肠胃胀气等现象。食用整粒大豆其蛋白质吸收率大约65%左右,而加工成豆浆后吸收率可增长很多。所以,黄豆最好是做成豆浆或豆腐食用。可以早晨用豆浆机自己制作豆浆,晚上用豆渣蒸窝头,这样能够粗细粮互补。

  tips:不要用豆浆代替牛奶,豆浆与牛奶蛋白质质量相等,铁质是牛奶的5倍,而脂肪不及牛奶的30%,钙质只有牛奶的20%,磷质为牛奶的25%。所以豆浆要喝,牛奶也要喝。

  中国式养生智慧:

  比起牛奶,中国人对豆浆,以及以黄豆所培育的一连串豆制品更加情有独钟。尤其是在我国信奉佛教的弟子们,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不能是肉,就只能是豆制品了,丰富的植物蛋白让黄豆变成蛋白质王国中的佼佼者。

  葡萄

  上榜理由:

  仲夏时节,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葡萄营养丰富,鲜嫩味美,酸甜适口,老幼喜食。葡萄中含有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性平,味甘酸,无毒,历代中医均把它奉为补血佳品。

  tips:营养学家发现,葡萄皮中含有比葡萄肉和葡萄子中更丰富的白藜芦醇,这是一种多羟基酚类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抗癌能力。一般人在吃葡萄时,因为葡萄皮有涩味,都要把皮吐掉,这会流失很大一部分来自葡萄皮的营养。所以今后我们都要“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中国式的养生智慧:

  国医认为,葡萄性平、味甘酸,能补气血,除烦解渴。现代医学则证明,葡萄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地调整肝脏细胞的功能,抵御或减少自由基对它们的伤害。根茎叶也均可入药,全身是宝。

  米饭

  上榜理由:

  中国人食用大米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从地域来讲,南方人更习惯吃大米,北方人相对吃面较多。中国人最合理的大米食用方法:建议南方人食用南方大米,北方人食用北方大米。对于北方人来说,南方大米一年种植好几季,而东北平原的北方大米一年种植一季或两季——在土地里生长时间越长,它所聚拢的营养价值越多。而南方人如果食用北方大米,运输储存太久,不推荐。

  tips:建议食用杂粮米,越杂越好。最好两三种或五种以上加在一起食用,可达到优势互补。推荐紫米和薏米。除了蒸米饭,推荐煮粥。粥类对人体起到健脾和胃的功效,尤其推荐小火熬制一小时以上而得的粥油,喝一勺米粥油的营养价值等同于吃肉。

  中国式养生智慧:

  米饭可谓是中国人生活的老祖宗了,尤其是对于大米,南北方人都食用,是我们国家的主要农作物也是国人历史上公认的主食,中国人都有一副适应大米的“铁胃”,同时包括粥,都是对水溶性维生素最好的吸收载体。

  啤酒

  上榜理由:

  西方舶来物,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在酒类中,含酒精度最低,营养价值很高,有“液体面包”之称,经常饮用有消暑解热、帮助消化、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功能。

  tips:夏天推荐10℃左右储存的啤酒,可起到消夏解暑作用。另推荐啤酒爱好者当心啤酒肚,一天最好饮用一扎或一瓶,可达到放松神经血管功效,尽量不要豪饮。此外,啤酒加海鲜的饮食搭档极易诱发痛风。

  中国式的养生智慧:

  啤酒传入我国之初,价格十分昂贵,当时啤酒多从国外舶来,到京后主要供给在京的外国人消费。此外大饭店也有供应,当时大多数老北京人不习惯喝啤酒,觉得啤酒中有股子中药味儿,喝不出啤酒的苦香味儿。

(责任编辑:小白)

标签阅读:
养生
食物
  • 我都42岁了,感觉自己胸型不好看,如何让胸部饱满挺拔?

    对于出现以上问题的女性,建议在饮食上多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淀粉这些,还有木瓜、猪脚等有利于脂肪生长的。比如:木瓜、鱼、肉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牛奶,都有助于丰胸。黄豆、花生、杏仁、桃仁、芝麻等食物都能起到健胸的作用,但是要注意多吃。橘子、葡萄、柚子以及番茄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能防止胸部变形,可多吃点。芹菜、核桃、红 腰豆等含有维生素E的食物。在生活里可以使用如Stwics丝蜜思的丰胸仪仪器防止下垂,做到饮食和按摩双结合改善以上症状。

  • 哺乳期后胸部出现了严重下垂,不是很美观,胸下垂怎么解决??

    一般哺乳期女性已经在饮食上会注意补充营养,此时辅助一些按摩手段如使用stwics恒负压丰胸仪可以更好的改善、预防乳房下垂,对于已经下垂的胸部也有比较明显的改善效果。

  • 我才30岁,感觉最近我胸部下垂比较严重,怎么样才能够改善呢??

    避免乳房下垂的关键在于预防,乳房下垂者更应引起足够重视。1、当乳房发育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乳房卫生保健,防止乳房被撞击、挤压。2、注意睡眠姿势,不宜俯卧,提倡仰卧。3、经常做一些符合健康要求的乳房推托按摩,或使用stwics恒负压丰胸仪按摩改善下垂。4、适当做倒立体位,或经常做头低位的锻炼动作。平日可以合理的补充营养,多吃一些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

  • 恒负压丰胸技术安全吗?

    一般是利用智能主机在罩杯内形成负压并进行控制,使得乳房受到均匀、柔和、持续的牵引,促使乳房软组织增生,多余脂肪聚拢,从而使促使乳房增大和挺拔。

  • 恒负压真的能丰胸么?做自体的话有没有必要用啊?

    过度的负压反而会破坏细胞壁和蛋白激酶,使得细胞停止生长从而凋亡。至于提到的自体,手术后用和不用根据个人需求,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别。

  • 胸部干瘪没有弹性有点蔫皮现象,要怎么改善调整呢?

    如果在饮食上也无法得到缓解,那么可以尝试一些物理按摩手段来试着缓解,通过stwics等恒负压丰胸仪方式改善,刺激乳房细胞促进血液循环,让胸部呈现饱满,达到丰胸的效果。 如以上均无效果建议还是就医治疗。

  • 26岁营养不良胸部很平自卑怎么办?

    青春期的营养不良导致的发育不良会影响到胸部的变化,成年之后如果存在胸部扁平的情况除了在膳食营养上做补充外,可以适当尝试外界物理按摩手段,使用恒负压Stwics美胸仪进行保养,平时可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状况。

  • 我的胸部下垂加外扩,还严重缩水,身材都变了,很焦虑,怎么办呢?

    首先可以从减肥开始,少吃多餐,管住嘴迈开腿,每天坚持运动,锻炼到身体各个肢体,想要胸部饱满,可在进行胸部锻炼之后使用stwics恒负压美胸进行增胸,多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淀粉这些,还有?木瓜、猪脚等有利于脂肪生长的,保持自己的营养均衡。

Q恒负压真的能丰胸么?做自体的话有没有必要用啊?

林煌主任医师

A

过度的负压反而会破坏细胞壁和蛋白激酶,使得细胞停止生长从而凋亡。至于提到的自体,手术后用和不用根据个人需求,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别。...[详细]

Q胸部干瘪没有弹性有点蔫皮现象,要怎么改善调整呢?

林煌主任医师

A

如果在饮食上也无法得到缓解,那么可以尝试一些物理按摩手段来试着缓解,通过stwics等恒负压丰胸仪方式改善,刺激乳房细胞促进血液循环,让胸部呈现饱满,达到丰胸的效果。 如以上均无效果建议还是就医治疗。...[详细]

Q26岁营养不良胸部很平自卑怎么办?

林煌主任医师

A

青春期的营养不良导致的发育不良会影响到胸部的变化,成年之后如果存在胸部扁平的情况除了在膳食营养上做补充外,可以适当尝试外界物理按摩手段,使用恒负压Stwics美胸仪进行保养,平时可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状况。...[详细]

Q我的胸部下垂加外扩,还严重缩水,身材都变了,很焦虑,怎么办呢?

林煌主任医师

A

首先可以从减肥开始,少吃多餐,管住嘴迈开腿,每天坚持运动,锻炼到身体各个肢体,想要胸部饱满,可在进行胸部锻炼之后使用stwics恒负压美胸进行增胸,多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淀粉这些,还有?木瓜、猪脚等有利于脂肪生长的,保持自己的营养均衡。...[详细]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