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即至,商家的货架上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粽子。有咸的也有甜的,有荤的也有素的,但吃法不外两种,冷吃或热吃。我喜欢吃冷,在这大夏天里,便格外怀念西安的蜂蜜凉粽。
蜂蜜凉粽始于唐代,是由唐代“烧尾宴”上的“赐绯含香粽”演化而来的。你想像一下,在那个“环肥”为美的年代,这“赐绯含香粽”一定风靡了长安的街头小巷,似乎《西游记》里也有描写,大概是某个国王的爱妃正在食粽,忽被妖怪掳去,受了惊吓积食成疾的。可见凉粽虽好,多吃却也于胃不益。粽子的原料与我们寻常吃的一样,只是没有枣子和其他果脯,全是上等香糯。裹法也没什么二致,用掌宽的箬叶,但关中民间有用另一种树叶的,比箬叶宽厚筋滑,在碱水里浸得发黄,据说可以用上数年。煮熟,凉透,用一种艳赏但不色情的目光,看卖家利落地剥开外皮,露出如贵妃出浴般白净脂滑的身子,淋上枣花蜂蜜,甜美便浸润了它的内容形式。凉粽似魅眼惺忪,妙曼而慵懒,于是诱得你食性大开,迫不及待了。这种理想的夏令食品,具有凉甜芳香、沁人肺腑的特点。而尤其在夏天毒日下某个街角凉荫,边品尝美女一般可人的凉粽,边欣赏真正美女的短衣修腿红颜玉肌,能不感叹生人如此,夫复何求吗?
我不喜欢甜食,恐怕于身体不利,担心哪天在野外小解引来一堆蚂蚁的事情发生。但吃在西安,有些诱惑是不可抗拒的。除了蜂蜜凉粽,比较著名的甜食还有甑糕,泡油糕,柿子糊塌,蓼花糖,绿豆糕,核桃薄脆和黄桂稠酒。
甑糕,顾名思义,用甑做出的糕也。甑是一种容器,粗瓷造就,一般为棕色。糕的主料是糯米,按照一层米一层枣子的顺序铺得密密麻麻。做甑糕在四关:一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二装甑,先枣子,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以枣收顶。三火功,大火煮半晌,慢火煮晌。四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成品因枣和米浑然一体乃呈棕色,甑碗釉舟亦为棕色,食之,色泽入目,合谐安心。也有乡间食甑糕不用甑碗的,一般是将糕蒸得硬些,食时一刀下去,割的分两不差,却取竹片劈开,向糕上一插,自有小儿喜孜孜地拿了上学去了,边走边吃。
户县某人卖甑糕,必用上等陕北大红枣,并不厌其烦,将枣核逐个剔除,虽然成本高了,价钱却是不涨,食者趋之若骛。人问之,答曰“怕人吃得急了,刺了喉咙”,众皆感其为人厚道。中有一女子,每日必来食,渐成佳客,某人便每日单独为其蒸一碗甑糕,自然是内容颇丰。日久女子感而生了情愫,竟成了一桩姻缘。吃过某人甑糕的人又皆叹:枣子无心人有心啊!